要争取国省干道改造的资源,谋划好昭通路网主骨架。
郭大进代表市委、市政府汇报了我市相关工作情况。张祖林强调,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陈豪书记主持召开的专题会议精神上来,把乌东德、白鹤滩电站建设和移民工作放到国家的发展战略高度,主动融入、系统谋划、统筹推进。
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为重点旅游集镇建设留出公共空间,为今后发展旅游业留出发展空间。杨亚林代表市委、市政府就做好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工作作了表态发言。在下步工作中,要立足长远、适度超前,抓好移民安置房建设和产业后扶工作,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会上,昆明市、曲靖市、华东院、三峡集团公司、省移民开发局分别作了汇报发言。昭通新闻网讯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单虹 通讯员 施汝春 谭昌国)3月13日,副省长、省移民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张祖林调研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工作时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2016年10月31日陈豪书记主持召开的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工作专题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快推进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工作。
同时,维护好社会稳定,把电站建出水平、建出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同时,由省政府督查室牵头,会同省移民开发局迅速成立督查组,对落实陈豪书记主持召开的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工作专题会议精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严格按照程序问责问效。四是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
三是加强县域内教师统筹调配,探索建立校际之间教师共享机制,盘活用好教师资源,加强教师培养培训。首先,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三是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第二,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一是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革命老区等4类地区。一是落实地方责任,要求各地实施一些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特别要求职业教育比例较低的地区要重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
第五,推动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四是严禁公办普通高中违规跨区域、超计划招生,依法加强对民办高中的招生管理。三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二是国家给予支持,通过组织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3个重大项目,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发展高中教育,改善办学条件。
第六,改进招生管理办法。一个总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五个具体目标包括:一是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五是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其次,完善财政投入机制,要求各地抓紧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和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四是推进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改变单纯以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
落实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积极推进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免费教育,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重点是加强学校条件建设,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完善和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四是要求各地制定普通高中学校债务偿还计划,属于2014年末前发生并已纳入存量地方政府债务清理甄别结果的,应按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政策予以偿还。二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3类特殊群体。重点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积极扶持民办教育,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乡镇高中,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和就学便利。二是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三是实行普职融通,探索发展综合高中,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作机制。3个层面攻坚重点: 《攻坚计划》提出了三个层面的攻坚重点。
一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宜性。二是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教育学校,办好一批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
4项重点任务: 一是提高普及水平。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发布会上介绍,《攻坚计划》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重点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专业吸引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实现有质量的普及。三是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学费的机制,确定学费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一是合理核定编制,适应普及和高考综合改革的需要,根据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要求核定教职工编制,为学校及时补充配齐教师,特别是短缺学科教师。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二是实行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加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收贫困地区学生的比例。4月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有关情况。
二是创新补充机制,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第三,完善扶困助学政策。
重点是提高教育基础薄弱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较低地区的普及程度,提高特殊群体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解决有学上的问题二是国家给予支持,通过组织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3个重大项目,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发展高中教育,改善办学条件。
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三,完善扶困助学政策。
3个层面攻坚重点: 《攻坚计划》提出了三个层面的攻坚重点。重点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积极扶持民办教育,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乡镇高中,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和就学便利。第五,推动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四是推进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改变单纯以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
重点是提高教育基础薄弱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较低地区的普及程度,提高特殊群体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解决有学上的问题。二是创新补充机制,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
五个具体目标包括:一是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第六,改进招生管理办法。
重点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专业吸引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实现有质量的普及。四是要求各地制定普通高中学校债务偿还计划,属于2014年末前发生并已纳入存量地方政府债务清理甄别结果的,应按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政策予以偿还。